首页 >> 新闻中心 >>企业新闻 >> 把两会精神融入火热实践中,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现代化产业!
详细内容

把两会精神融入火热实践中,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现代化产业!

年的全国两会,是我国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后召开的一次“春天的盛会”,也是部署新时代开局起步的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大会高度评价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充满必胜信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起磅礴伟力。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五常大米、安吉白茶、大同黄花、洛川苹果……越来越多带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走出乡村,走向市场,成为带动一方发展的“金字招牌”。
发展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今年2月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是用好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要紧紧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土特产”要闯出一片天地,还要将“好资源”转化为“好品质”“好品牌”,才能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事实上,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不少地方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产品,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不少地方还将一些“土特产”发展成了“大产业”。例如,陕西洛川县充分发挥苹果产业优势,不断提升苹果产业发展质量,洛川苹果已经走向了产业化之路。

640.jpg

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

“洛川的苹果产业叫得响,就在于有完善的包装加工、农资配送、仓储物流等二三产业集聚。在农产品附加值上做足文章,三产加速融合,延链补链,形成了聚合效益。”陕西省一高校教授表示,当前,全国各地虽然涌现出了一些耳熟能详的农特产品,但是大部分还存在产业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品种、品质、品牌水平都还比较低的问题。

“就以陕西省来说,南北狭长,地貌多样,分为黄土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区三大自然区,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大省,有很多特色农产品,陕北红枣、临潼石榴、周至猕猴桃、镇安板栗、陕南黑木耳、秦岭深山的土蜂蜜等。”上述教授告诉记者,陕西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就有10多个,还有不少知名度高、历史悠久、品牌特色明显、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的农产品已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但是不少土特产品还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形成产业链。
为推动苹果产业集群化发展,洛川县先后建成了国家级洛川苹果批发市场、国家洛川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洛川苹果产业后整理示范园区,按照“1+3+X”总体规划布局,高标准建设苹果关联产业加工区,引导配套产业和果品精深加工企业向园区聚集,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不断完善产业链条。
前不久,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也指出,发展“土特产”,重点是发挥三次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着力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纵向上,贯通产加销,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推动农村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横向上,融合农文旅,加快发展面向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现代乡村服务业,鼓励发展乡村餐饮购物、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养老托幼、信息中介等生活服务,推动农村由卖产品向同时卖服务转变。
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民盟陕西省委副主委、陕西省林业局副局长昝林森就如何发展土特产也提出了建议。
昝林森表示,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土特产”的类型繁杂多样,但目前对于“土特产”的内涵界定不清晰、认定不规范,也存在生产体系和标准不健全、市场准入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为此,他建议,要构建“土特产”的理论体系,为科学评判界定“土特产”、持续健康推动“土特产”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制定“土特产”产品清单,对全国不同区域的“土特产”资源状况进行摸底调查,编制“土特产”资源名录,为今后“土特产”的有序开发奠定基础;要完善“土特产”生产的标准体系,创新“土特产”市场的准入机制,加强“土特产”产品品牌体系建设等。

640 (1).jpg

立足特色资源,做好规划文章

发展乡村产业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全国各地资源禀赋不同,如何因地制宜找准产业突破口,是首要问题。“一个城市是不是就靠一业来发展,那不一定。靠几业,靠什么业,都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根据具体情况去定,不能下单子。”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闵行区浦锦街道芦胜村党总支书记张义民对此深表赞同:“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比如优美的山水风光、便利的交通条件、完善的配套设施、丰富的文化资源等,要因地制宜找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最佳路径。”
近年来,产业同质化问题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存在,张义民也很有感触:“我们农村产业发展就怕‘一窝蜂’,大蒜贵大家全种大蒜,草莓贵大家都种草莓,一旦市场饱和,最受伤的还是我们农民。”
“发展产业要做足前期规划,不能盲目跟风。”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昌宁县鸿坤生猪养殖场负责人李志娟提醒,农村产业发展要避免一哄而上、种类重复单一。产业长远规划缺位会造成农产品集中上市、供过于求,形成“卖难”滞销的局面。
信息不对称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小农户获取信息的难度比较大,很难进行有效的生产调节。”李志娟建议,地方政府应在充分掌握本地实际情况和市场发展前景的基础上,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将产业规划与乡村建设等各项规划有机融合。
对于先天资源禀赋不足的村庄来说,产业规划尤为重要。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永泰县希安油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卢玉胜认为,县域、乡镇政府应该发挥统筹、规划、引导的作用,对于资源优势不明显的地方,可以通过龙头带动、抱团发展的形式打造产业集群,形成一村带数村、一镇带多镇的格局。

640 (3).jpg

“不妨分类施策、精准扶持。”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梅村镇霄坑村党委书记王建伟建议,大力扶持发展“产业优”的乡村,更好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同时广泛挖掘有产业发展潜力的乡村,予以指导和扶持,而对于产业资源有限的乡村,可以在提升乡村环境、改善基础设施等方面多做文章,带动乡村发展。

培育经营主体,讲好品牌故事

边是农民辛苦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价格低、销售难,一边是城市消费者获取优质个性农产品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供需不平衡、市场对接不顺,是目前乡村产业发展中的现实困境。

问题出在哪儿?“是因为一些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偏弱,产品质量不具竞争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品牌效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新坝镇小荡村党总支书记徐瑶告诉记者。
产业兴旺,离不开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下,农业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涌现出一批主导产业突出、规模效应明显、组织化程度较高的企业集群,成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主力军。
“加大产业振兴,需要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最大限度发挥带头作用。”卢玉胜建议,要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建立原料生产基地,通过签订“多级订单”、农户要素入股等,让小农户有机融入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中,充分分享龙头企业的发展红利。

640 (2).jpg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郁瑞芬深有同感,她建议,将标准化融入并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各环节,鼓励龙头企业、产业带头人通过“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等方式,构建符合产业特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
与此同时,由于生产经营主体的品牌经营意识不强,限制了乡村产业向更广阔的市场进军。“广大农村其实有不少质优价低的农产品只在本地销售。要进入北上广等大城市的市场,农产品经营者需转变以往传统的生产和销售方式,着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朝阳县木头城子镇十家子村党支部书记王颖说。她建议,以地理标志农产品为主体,整合区域农业资源,着力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通过品牌策划、工艺提升、包装设计、营销推销等手段,培育适合网上销售的农产品品牌。
“农业品牌建设还要学会‘讲故事’。”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宿迁市经开区渔樵合作社理事长姚路路注意到,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必须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融入当地的民风民俗、历史人文,使品牌业态更多元、形态更高级。“像我们宿迁骆马湖出产的‘霸王蟹’,就是把骆马湖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宿迁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这一历史文化因素结合,打造出独一无二的特色品牌。”
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必须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此,应推行“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乡村产业布局,围绕市场需求把乡村产业特色做优、优势做强,避免多而不精、大而不强;同时大力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打造集种植、采摘、游玩于一体的乡村产业,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还要进一步对接农民、农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主体需求,畅通助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技术支持: 陕西奉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